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鸡西酸汤子面中毒已致8人死亡 官方通报原因:米

来源:科学通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6 03: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小康网10月13日电 食用“酸汤子面”中毒的事件历来就有,只不过在原来信息技术、科学技术没有当今如此发达,很多人未被确诊就身亡了,以为得了突发性疾病。 亦或是有人因此

中国小康网10月13日电 食用“酸汤子面”中毒的事件历来就有,只不过在原来信息技术、科学技术没有当今如此发达,很多人未被确诊就身亡了,以为得了突发性疾病。

亦或是有人因此中毒,但没有媒体及时报道,相关的科普知识也不多,所以大家并未发现该种食物的安全隐患。

黑近日,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某家庭聚餐引发中毒造成7人死亡的事件引发关注。12日,媒体报道,此前在牡丹江市红旗医院救治的62岁的李女士于11日晚不幸去世。这起中毒事故死亡人数升至8人。

据了解,10月5日早上,该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了聚餐,家里长辈9人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个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有食用。到了中午,9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以造成8人抢救无效身亡。目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李某还在抢救中。

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当地称之为酸汤子。

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经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酸汤子面是怎样做的?

它是将玉米浸泡一段时间,待发酵之后水磨,再用布袋子沥干水分,做成的玉米面有微微的酸味,揉成团后,再锅里烫一下,拿出来,借助一个自制的小工具,用手的压力挤压出面条的形状,直接放在开水锅里煮熟,所以在东北,这种小食叫“汆汤子面”,这种面细腻爽口,拌上卤子口味很好,深得东北地区人们的喜爱。

毒素产生在发酵过程中。玉米在泡发的过程极容易产生一种有毒的“米酵菌酸”类物质,该细菌毒性极强,可以损害人体的肝、肾、大脑等多个器官,进入人体的米酵菌酸在身体的潜伏期为半个小时~12个小时,轻者可出现恶心、呕吐、乏力,重者肝脾肿大、黄疸、昏厥等现象,病死率高达40%~100%。

重视预防尤为重要!

①家庭自制谷类发酵食品

1.不可使用霉变的玉米等原料。

2.谷类浸泡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无异味。

3.磨浆后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

4.贮藏环境要通风防潮,不要直接接触土壤,以防污染。

②木耳或银耳

1.首先要将其表面清洗干净,然后用干净的容器和水泡发,一次不宜泡发过多,泡发好后要及时食用;如需过夜,应放在冰箱冷藏室;泡发后如果发现耳片发黏、软、无韧性或有异味,一定要丢弃。

2.食用泡发好的木耳或银耳前,要彻底清洗干净后再烹调,即使是凉拌,也一定要用开水焯熟(开水漂烫)。

3.不要食用自采鲜银耳或鲜木耳。特别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木耳,引起中毒的风险极高,千万不可食用。

③不提倡消费者从农贸市场等场所购买木耳菌种后自行栽培、食用。因为无法科学控制木耳的培养环境(如温度、湿度等),存在椰酵假单胞菌污染及产生毒素的风险。

文章来源:《科学通报》 网址: http://www.kxtbzz.cn/zonghexinwen/2020/1016/513.html



上一篇:巨型关公雕像等项目被通报,新闻联播主编海霞怎
下一篇:关于春季农业安全生产检查情况的通报

科学通报投稿 | 科学通报编辑部| 科学通报版面费 | 科学通报论文发表 | 科学通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学通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