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矿山问题屡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该如何为(2)

来源:科学通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4-14 03: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相关规定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修复,生产矿山的治理责任在企业,无主矿山的治理责任在地方政府。 专家分析,在现有的矿山修复技术方法中,有的技术

  相关规定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修复,生产矿山的治理责任在企业,无主矿山的治理责任在地方政府。

  专家分析,在现有的矿山修复技术方法中,有的技术较复杂,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较大,成本较高,甚至高过矿山开发获得的收益。无论对于矿企还是对于政府,很难独自破解矿山修复中出现的技术难度大、治理费用高等难题。许多地市把矿山治理时间拉长到5年甚至10年,资金筹措难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人工修复营造的生态系统是否能完全适应自然的生态系统也是矿山修复治理的难点之一。

  “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的是经过长期的自然演替形成的,我国多数矿区生态环境都极为脆弱,自然恢复的周期较长。矿山生态修复的难点就是应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构建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白国良告诉记者,目前我国部分矿山企业实施了土地流转,但土地的使用权并未得到有效行使,这也是我国生产矿山生态修复的另一项难点。

  如何为大地“疗伤”

  在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势在必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山生态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胡振琪表示,目前,矿山生态损毁与修复的监管有相应的条例、规定要求,但并没有很好地落地实施,需要加强监管机制的完善和实施,重点推进年报制度常态化和相关资料的上报、审批和验收制度。同时,需要从科学修复的角度树立正确的修复理念,围绕土壤重构、地貌重塑和植被恢复三大核心技术进行科学施工。

  胡振琪说,新的生态修复技术由于存在思想认识、经济成本和政策支持等方面问题,应用推广有一定难度,致使我国矿山生态修复旧账未还、新账又欠。应重点完善和推广边开采边修复技术及配套政策,推进我国矿山生态修复高质量发展。

  海报新闻在调研中注意到,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境内含煤面积409平方公里,占区总面积的63%,其丰富的煤炭资源为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与此同时,该区因采煤造成土地塌陷区至2019年底已近10.9万亩,并以每年3000余亩的速度递增,同时在城市近郊形成了3.5万亩的条带采煤沉陷区。

  该区域自2019年起探索开展“地下地上一体化治理”的治理模式,白国良的团队也参与其中。此项目首次创新性采用定向钻探、城市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分布式光纤动态监测、深层地热资源利用等先进技术工艺,是全国首例条带式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利用项目。

  经过综合治理后,沉陷区土地能够作为正常土地进行设计、开发和利用,可建设100米以上高度的建筑物。按照2.0的地上开发容积率初步测算,开发后建筑面积规模467万平方米,可实现经济效益300亿元左右,有效拓宽城市发展空间。

  白国良认为,在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不能仅仅停留在“复绿”层面上,而应该向着重建生态而努力,让修复后的矿山具备自我繁殖能力。“矿山生态修复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粮则粮、宜渔则渔、宜水则水'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在修复受损生态系统的同时,构建适宜的产业模式,实现矿区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永续发展。”

文章来源:《科学通报》 网址: http://www.kxtbzz.cn/zonghexinwen/2022/0414/1349.html



上一篇:荆门市东宝区关于发现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的情
下一篇:各地科学精准防控 有序恢复生产生活

科学通报投稿 | 科学通报编辑部| 科学通报版面费 | 科学通报论文发表 | 科学通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学通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